近日,由國際中醫藥聯盟;國家農業部、林業部;云藥集團;安徽省中藥材總商會;亳州名貴藥材種植研究所;云南景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的第二屆全國白芨高峰論壇在昆明官渡古鎮大酒店隆重召開。
白芨為名貴藥材,性味苦、甘、澀、微寒,歸肺、肝、腎經。具有化瘀止血、補肺生肌的功效,是治療血癥的良藥。白芨二十世紀50年代,年需求量大約160~280噸左右;進入80年代增長為320~420噸;進入21世紀以來,醫藥領域用量大增,需求進一步拓寬,資源的逐年銳減,導致白芨市場價格一直持續大幅攀升,且居高不下。
為了保證中國中醫藥藥源穩定,緩解白芨供應壓力,增添白芨貨源供應量,進入新世紀后,國家就投入巨資用于研究白芨野生變家種的種植試驗,經過多年研究,國內科研單位攻克技術難關,組培白芨種苗,獲得了重大進展。
來自全國各地的白芨種植戶代表及云南知名中藥材種植專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白芨人工品種的種植技術及管理辦法。論壇由安徽省中藥材總商會副會長馮學品主持,國際中醫藥聯盟主席周純喜就國際中藥材出口標準作了重要發言。云南農科院藥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李紹平、云南景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耀生、白芨組培專家王高平等專家級企業高層在論壇上分享了他們多年研究白芨種植的成果及全國白芨的用量及開發前景。
本次論壇,諸位專家詳細講述了白芨種苗組培的過程和發展前景,四川、重慶,云南的白芨種植戶代表也紛紛發言,講述自己培植白芨的艱辛和喜悅。本次論壇會得到了參會種植戶的一致好評。
|